侗剧_《广西通志文化志》

来源: 贵州新闻网

   侗剧源于贵州省,约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贵州黎平县腊洞村的吴文采根据《二度梅》 改编成第一个侗剧同名剧本,仿效汉族戏曲,使用侗语、侗歌进行演出,后来又改编了《薛 刚反唐》、《李旦》等。 

   约清光绪元年(1875年),广西三江县高岩村的石文广请贵州黎平县水口乡的侗戏师傅到 三江传艺,并组成了广西第一个侗剧班“高岩侗戏班”。随后三江的其他村寨如独峒、同乐 等,也相继至贵州请师传艺,组成戏班,侗剧便在侗乡广为传演。约民国29年(1940年),融 县大年村请侗戏师傅传艺,从此侗剧传入融县。1954年春,侗剧《秦香莲》由三江县林溪乡 通过“月也戏”(即寨与寨之间往来作客时演戏娱乐)传入湖南通道县,同年,通道县的陇城 小学又带侗剧《秦香莲》等到广西龙胜县瓢里乡、平等乡演出,自此侗剧便在龙胜县传开。 
   侗剧初期表演具有浓烈的说唱艺术特色,多在鼓楼坪演出,表演时,演员面向观众站成 一字队形, 仅演唱者稍加手势动作,唱完一句后,演员随音乐过门走横“8”字交换位置, 走动时,老人拄拐棍,弓着腰;青年两手自由摆动,比生活中步伐稍加美化;丑角则用小跑、 小跳,有时加入转身及歪头歪脑的滑稽动作。化妆也很简单,不管老、中、青、少只在腮上 涂点红, 鼻上点一点红,丑角按人物性格在脸上或鼻梁上画些蛇、蚂 、鱼之类的小动物。 解放后,由于演出的剧目大为丰富,在表演上吸收了桂剧、彩调剧的艺术营养和本民族的芦 笙舞等舞蹈动作,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和侗族特色。 
   侗剧向无职业演出团体,多是自娱性业余组织,其组成以自然村寨或鼓楼为单位,戏班 即据以命名,有一定的延续性。80年代起,三江侗族自治县文艺队等专业团体也演出侗剧。 
   腔 调 
   唱腔主要有[普通腔]、[哭腔]、[仙腔]、[尾腔]。[普通腔]又称[平腔]或[胡琴歌],为 基本唱腔,曲调为上下句结构,用于叙事抒情,可根据人物感情变化改变演唱速度;[哭腔] 由[普通腔]与牛腿琴歌糅合而成,专门用来表现悲哀情感,慢速且带哭声;[仙腔]原用于仙 人的演唱,后来算命先生等丑角演唱也用,该曲曲调流畅,可充分表现人物的恶毒、泼辣性 格。 
   伴奏音乐有[大过场]、[长起板]、[短起板]等,均用于人物上下场和作为各类唱腔前后 的过门。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鼓、钹、大锣、小锣等。后来又吸收了琵琶、芦笙、侗笛、 牛腿琴等。 
   剧 目 
   初,多根据汉族戏曲剧目、汉族传说的故事改编,如《祝英台》、《白玉霜》等。后来 则根据侗族叙事长诗改编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剧目,如《助郎娘梅》、《莽子》等。解放 后,开始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代表性剧目有: 
   《助郎娘梅》 又名《秦娘梅》。1954年由吴居敬根据琵琶长歌改编。写美丽的侗族姑 娘秦娘梅爱上了勤劳英俊的青年助郎,娘梅父母则按“姑表还亲”的旧俗,逼迫女儿“还舅”, 秦娘梅与助郎私奔他乡,一日,被财主儿子银宜发现,银宜欲霸占娘梅为妾,便设计将助郎 害死,娘梅向银宜提出为助郎做七天道场,并由银宜亲自挖坟埋葬助郎之后始可言嫁,银宜 信以为真, 7天道场后,银宜与娘梅上山挖坟坑,娘梅用锹将银宜砸死在坑里,报仇雪恨。 1954年由三江县(今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组织的业余侗戏团首演。道白、歌唱均为侗语、 侗歌, 民族特色浓郁。1955年1月参加桂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次民间文艺观摩会演,获优秀节 目奖。同年2月经全省群众音乐舞蹈选拔会决定,参加同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群众业余音 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获优秀奖。 
   《莽子》 又名《芒岁》、《流梅》。1955年由罗文兴、吴居敬、吴贵元根据侗族传统 长歌改编,故事写美丽聪明的侗族姑娘流梅正在井边打水,一算命先生对流梅图谋不轨未遂, 即怀恨在心,便向流梅的哥哥进谗言,说流梅是“败家星”,不可留家,流梅的两个哥哥听 信后将妹妹骗至崖边推下悬崖,流梅被勤劳的猎手莽子搭救,后结为夫妻,两人通过辛勤劳 动, 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流梅的哥哥因好吃懒做,赌钱败家,沦为乞丐。1955年8月,宜山 专区代表队以此剧参加广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获优秀演出奖。 
   《侗家儿女》 1958年,由吴居敬、郑光松、侯光球创编。故事写侗族青年达哈和婄花 为了改变侗乡贫穷面貌,带领同伴兴修水库,克服了不少困难,终于为家乡引来了幸福水。 该剧曾作为柳州地区代表队的节目,参加1959年1月举行的自治区第三届群众文艺创作评比、 展览、会演暨先进俱乐部交流经验大会,评为优秀节目。 
   《琵琶情》 1982年由郑光松、郑焕、颜谷、祖寿创编。写琵琶歌手包富与婄雅相爱, 婄雅母亲有“女还舅门”的旧思想,百般阻挠婚事,后来,表哥吴朗劝退了前来抢亲的人, 并以近亲结婚造成遗害的科学道理开导了母亲, 两人终于幸福结合。1982年4月,由三江侗 族自治县文艺队演出此剧,参加了自治区部分县少数民族文艺节目汇报演出。1985年在第一 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评奖中获团结奖。收入《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丛书` 广西卷》,1987 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最新人物